發布
登錄 注冊

黃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unge.

黃芪,又名綿芪。主產于內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地。 黃芪性甘溫,歸肺經,有補氣升陽、益衛固表之功能。經常用黃芪配伍瓊珍靈芝煎湯或泡水代茶飲,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黃芪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黃芪不僅能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夠延緩細胞衰老的進程。黃芪食用方便,可煎湯,煎膏,浸酒,入菜肴等。

黃芪的介紹

黃芪,又名綿芪。主產于內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地。
黃芪性甘溫,歸肺經,有補氣升陽、益衛固表之功能。經常用黃芪配伍瓊珍靈芝煎湯或泡水代茶飲,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黃芪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黃芪不僅能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夠延緩細胞衰老的進程。黃芪食用方便,可煎湯,煎膏,浸酒,入菜肴等。

黃芪的形態特征


黃芪為羽狀復葉,有13-27片小葉,長5-10厘米;葉柄長0.5-1厘米;托葉離生,卵形,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4-10毫米,下面被白色柔毛或近無毛;小葉橢圓形或長圓狀卵形,長7-30毫米,寬3-12毫米,先端鈍圓或微凹,具小尖頭或不明顯,基部圓形,上面綠色,近無毛,下面被伏貼白色柔毛。


黃芪為總狀花序稍密,有10-20朵花;總花梗與葉近等長或較長,至果期顯著伸長;苞片線狀披針形,長2-5毫米,背面被白色柔毛;花梗長3-4毫米,連同花序軸稍密被棕色或黑色柔毛;小苞片2;花萼鐘狀,長5-7毫米,外面被白色或黑色柔毛,有時萼筒近于無毛,僅萼齒有毛,萼齒短,三角形至鉆形,長僅為萼筒的1/4-1/5;花冠黃色或淡黃色,旗瓣倒卵形,長12-20毫米,頂端微凹,基部具短瓣柄,翼瓣較旗瓣稍短,瓣片長圓形,基部具短耳,瓣柄較瓣片長約1.5倍,龍骨瓣與翼瓣近等長,瓣片半卵形,瓣柄較瓣片稍長;子房有柄,被細柔毛。
黃芪的花期6-8月。


黃芪的莢果薄膜質,稍膨脹,半橢圓形,長20-30毫米,寬8-12毫米,頂端具刺尖,兩面被白色或黑色細短柔毛,果頸超出萼外;種子3-8顆。
黃芪的果期7-9月。

黃芪的生態習性

黃芪性喜涼爽,耐寒耐旱,怕熱怕澇,適宜在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透水力強的沙壤土種植。強鹽堿地不宜種植。根垂直生長可達1米以上,俗稱“鞭竿芪”。土壤粘重根生長緩慢帶畸形;土層薄,根多橫生,分支多,呈“雞爪形”,質量差。忌連作,不宜與馬鈴薯、胡麻輪作。種子硬實率可達30%-60%,直播當年只生長莖葉而不開花,第二年才開花結實并能產籽。

黃芪的栽培技術

栽培方法
選地
山區、半山區選地勢向陽,土層深厚、土質肥活的沙壤土域或棕色森林土。平地選地勢較高、滲水力強、地下水位低的沙壤土或積土,忌白漿土、鹽堿土、粘壤土及積水草甸土。
整地
深耕并施廄肥或堆肥每畝2500公斤,過磷酸鈣25--30公斤。耕細后做畦,寬120厘米,高30厘米。
繁殖
黃芪用種子繁殖。

田間管理
松土除草
人工除草同大田作物。還可使用除草劑,即在播種時或播種后施用氟樂靈每畝150克,或施用拉索每畝200克。
追肥
5月上旬追硫酸銨,每畝5公斤--15公斤,6月上旬追尿素,每畝7--10公斤,7月上旬追過磷酸鈣,每畝50公斤,廄肥2000公斤。
打尖
7月下晚打尖,減少營養消耗。
排灌
雨季注意排水。天旱時,苗期、返青期適當灌水。

留種采種
采收黃芪長到第3年便可以收獲。收獲過早,黃芪質量差;年久不收,極易黑心或木質化。采收一般在秋季植株枯萎時進行,也可在翌年春季尚未萌發前進行,因此時根生長充足,積累的有效成分含量高,黃芪產量高。采收時要深挖,不要傷根,防止挖斷主根,影響藥材產量與質量。南方多雨地區,為減少爛根損失,最好當年收獲。留種選3年生以上(含3年)生長健壯、無病蟲害地塊作黃芪種子田。
對種子田管理,在一般大田管理的基礎上(切勿打掉花芽),于7月中旬增施一次磷肥、鉀肥,每畝施過磷酸鈣25千克,氯化鉀10千克,促使花盛果多,籽粒飽滿。結果種熟期間,如遇高溫干旱,應及時灌水,降低種子硬實率,提高種子質量。黃芪種子的采收宜在8月果莢下垂黃熟,種子變褐色時立即進行,否則果莢開裂,種子散失,難以采收。因種子成熟期不一致,應隨熟隨采。若小面積留種,最好分期分批采收,并將成熟果穗逐個剪下,舍棄果穗先端未成熟的果實,留用中下部成熟的果莢。若大面積留種,可待田里70~80%果實成熟時一次采收。收后先將果枝倒掛陰干幾天,使種子后熟,再曬干,脫粒、揚凈、貯藏。

采收加工
一般2-3a采收,生長年限過久可產生黑心,影響品質。一般9月中下旬采收為佳。用工具小心挖取全根,避免碰傷外皮和斷根,去凈泥土,趁鮮切去蘆頭,修去須根,曬至半干,堆放1-2d,使其回潮,再攤開晾曬,反復晾曬,直至全干,將根理順直,扎成小捆,即可供藥用。質量以條粗、皺紋少、斷面色黃白、粉性足,味甘者為佳。正常年份每667平方米可產干品300kg左右。為了保護好野生資源應適當限制采刨,采刨季節應在種子成熟落地之后,嚴禁采挖幼株。為了擴大資源應大力發展種植或者人工播植幼株,然后保持半野生狀態,直到采收。

黃芪的病害防治

白粉病
白粉病高溫多濕的7-8月間為盛發期,危害葉片和莢果。受害葉片兩面和莢果表面均生有白色絨狀霉斑,后期出現很多小黑點,嚴重減產。
防治方法
可于發病初期用25%粉銹寧1500倍液或1:1:120波爾多液噴霧2-3次,效果較好。

紫紋羽病俗稱“紅根病”
因發病后根部變成紅褐色,先由須根發病,而后逐漸向主根蔓延,根部自皮層向內部腐爛,最后全根爛完。
防治方法
除清除病殘體、輪作、雨季排水外,可結合整地每667平方米用70%敵克松1.5-2.0kg進行土壤消毒或發病初期用多菌靈、甲托、退菌特等灌根。

蚜蟲
蚜蟲7-8月份發生,為害嫩梢,高溫干旱年份尤為嚴重,可用40%樂果1000-1500倍或50%避蚜霧2000-3000倍噴霧防治。

豆莢螟
豆莢螟成蟲在黃芪嫩莢或花包上產卵,孵化后幼蟲蛀入莢內咬食種子。老熟幼蟲鉆出果莢外,入土結繭越冬。在花期用敵敵畏或敵殺死按用量每隔7天噴施一次,連續噴3-4次,直到種子成熟為止。

黃芪的品種分類

黃耆(原變種)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unge var. membranaceus

蒙古黃耆(變種)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unge var. mongholicus (Bunge) P. K. Hsiao

淡紫花黃耆(變型)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unge f. purpurinus (Y. C. Ho) Y. C. Ho

黃芪的分布區域

黃芪原產中國東北、華北及西北。生于林緣、灌叢或疏林下,亦見于山坡草地或草甸中,中國各地多有栽培,為常用中藥材之一。原蘇聯亦有分布。

黃芪的食療或藥用價值

護花網的醫學信息及健康食療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醫療的依據。任何健康問題應咨詢專業醫護人員,任何疾病的治療請遵醫囑。
終極護花任務:愛自己,就從實際出發,謹遵醫囑。對于疾病,不粗心大意、不推延、不放棄希望,勇敢面對,用愛來溫暖寂靜的世界,用心來呵護內心的花田。
食用價值
食療功效
黃芪是百姓經常食用的純天然品,民間流傳著“常喝黃芪湯,防病保健康”的順口溜,意思是說經常用黃芪配伍瓊珍靈芝煎湯或泡水代茶飲,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黃芪和人參均屬補氣良藥,人參偏重于大補元氣,回陽救逆,常用于虛脫、休克等急癥,效果較好。而黃芪則以補虛為主,常用于體衰日久、言語低弱、脈細無力者。有些人一遇天氣變化就容易感冒,中醫稱為“表不固”,可用黃芪來固表,常服黃芪可以避免經常性的感冒。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黃芪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實驗性腎炎蛋白尿,增強心肌收縮力,調節血糖含量。黃芪不僅能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夠延緩細胞衰老的進程。黃芪食用方便,可煎湯,煎膏,浸酒,入菜肴等。
食療組方
1、黃芪建中湯
2、黃芪補肺飲
3、黃芪桂枝五物湯
4、當歸黃芪烏雞湯
5、參芪大棗粥
6、黃芪山地粥

藥用價值
中藥療效
表虛自汗
多用于體虛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氣不固,而汗出,用黃芪配白術、防風治之,久服必效。方如玉屏風散;也可配浮小麥、麻黃根等。
陰虛盜汗
可與生地、麥冬等滋陰藥同用。
急性腎炎水腫
用于陽氣不足所致的虛性水腫,并常與防已、茯苓、白術等合而用,方如防己黃芪湯。
慢性腎炎水腫、脾腎虛
常與黨參、白術、茯苓同用。
陽氣虛弱
用于瘡瘍久不潰破而內陷,有促進潰破及局限作用。癰疽久不穿頭,常與穿山甲、皂角刺、當歸、川芎同用。
瘡瘍潰破
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常配銀花、皂刺、地丁等。膿液清洗,與黨參、肉桂等同用。
肺氣虛證
咳喘日久,氣短神疲,痰雍于肺無力咯出。常配伍紫菀、款冬等,溫肺定喘,健肺氣之品。脾生痰,肺儲痰,所以健太陰以祛痰,黃芪補氣所以尤善治氣虛。
氣虛衰弱
倦怠乏力,或中氣下陷、脫肛、子宮脫垂。補氣健脾,常與黨參、白術等配伍;用于益氣升陽而舉陷,常與黨參、升麻、柴胡、炙甘草等合用。 
性味歸經
性味:甘,微溫。
歸經:歸肺、脾、肝、腎經。
藥材選方
1、玉屏風散
2、防己黃芪湯
3、黃芪桂枝五物湯
4、補中益氣湯 
臨床應用
1、高血壓病
2、缺血性心臟病
3、急性腎小球腎炎
4、幽門螺旋桿菌陽性胃潰瘍
5、銀屑病
6、糖尿病
7、慢性鼻炎
8、骨質疏松
配伍禁忌
1、《本草經集注》:“惡龜甲?!?br /> 2、《藥對》:“惡龜甲、白鮮皮?!?br /> 3、《醫學入門·本草》:“蒼黑氣盛者禁用,表實邪旺者亦不可用,陰虛者亦宜少用?!薄拔贩里L?!?br /> 4、《本草經疏》:“功能實表,有表邪者勿用;能助氣,氣實者勿用;能內塞,補不足,胸膈氣閉問,腸胃有積滯者勿用;能補陽,陽盛陰虛者忌之;上焦熱盛,下焦虛寒者忌之;病人多怒,肝氣不和者勿服;痘瘡血分熱甚者禁用?!?br /> 5、《藥品化義》:“若氣有余,表邪旺,腠理實,三焦火動,宜斷戒之。至於中風手足不遂,痰壅氣閉,始終皆不加?!?br /> 6、《本草新編》:“骨蒸、癆熱與中滿之人忌用?!?br /> 7、《本草匯纂》:“反藜蘆,畏五靈脂、防風?!?br />

黃芪的文化背景

傳說故事
相傳,清朝有一位善良的老人,名叫戴糝。他善于針灸治療術,為人厚道,待人謙和,一生樂于救助他人。后來,由于救墜崖兒童而身亡。老人形瘦,面肌淡黃,人們以尊老之稱而敬呼之“黃耆”,老人去世后,人們為了紀念他,便將老人墓旁生長的一種味甜,具有補中益氣、止汗、利水消腫、除毒生肌作用的草藥稱為“黃芪”,并用它救治了很多病人,在民間廣為流傳。
以上是花卉網(護花網www.creeksideinstallations.com)為你提供的有關“黃芪”的花卉數據,包括黃芪的形態特征、黃芪的生態習性、黃芪的栽培技術、黃芪的病害防治、黃芪的品種分類、黃芪的分布區域、黃芪的食療或藥用價值、黃芪的文化背景、黃芪的介紹,你還可以查看花卉網更多 花卉 信息
支付寶天天送紅包
- 微信公眾號 -
- 官方網站 -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免费97|午夜福利免视频100集2019|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毛片|欧美粗又大GAY69|亚洲 欧美 卡通 清纯 制服小黄鸭